叉车的前后轮胎同时叉车行驶的重要组成部分,共同支撑叉车及载重物的全部重量。叉车运行中,前后轮胎要承受不同方向、不同大小的随机外力作用,受力情况十分复杂,工作条件相当恶劣;做不断的自身变形的同时,又受到路面的摩擦、冲击和扎刺等损害。一般来说。
轮胎工作中受到的作用力可分为:
1、切向反力:驱动力,制动力
2、径向(垂直)反力:自重,载重重量基道路颠簸产生的垂直方向的作用力;
3、侧向反力:叉车通过横陂、弯道或侧滑时产生的侧向作用。
前轮受到了三个方向的作用力,而后轮是从动轮、转向轮、少了一个切向反力,但转弯时车轮偏转过程中受到了侧向反力较大,二者比较起来无明显的差别、其磨损速率也相近,其磨损要比前轮大的多。调查发现后轮消耗占整个叉车运行成本的20%以上,但前轮的损害倒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。为什么前后轮的磨损速率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?通过调查测算得知后轮磨损过大有以下几个因素影响:
-
直径较小的后轮胎做运行中,整个轮胎的周向变形(接触地面部分将要接触地面部分受挤压,离开地面部分被拉伸)频率比前轮高,这频繁的拉伸形变使胎面产生蠕动现象;胎体的内摩擦加剧,轮胎或胎体爆破—疲劳破坏--这是轮胎损耗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-
由于结构的限制,后轮胎的几何尺寸较小,其滚动半径和胎面宽度分别为前轮的78%和85%,加上后轮上面是粗大笨重的平衡重快,单个后轮承受的静负荷是前轮的1.5倍。这组数据表明叉车的后轮即使静止不动,巨大的负荷也是后轮的胎侧产生巨大的变形,胎壁内侧压缩,外侧拉伸,同时轮胎接触地面的部分也受到压缩和弯曲变形。
减缓磨损的对策
综上所述,后轮的工作条件要比前轮恶劣得多,其结构及工作性质决定了后轮胎的磨损不可能保持相近的。我们只能从实际方面寻找减缓后轮磨损的方法,许多车辆保修书的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阐述:
-
保持轮胎正常的气压、温度、载荷,不可偏载;
-
避免紧急制动,不可急转弯和猛然起步;
-
及时取出胎面的镶嵌异物;
-
认真保养,轮胎按时换位,保持行走机构处在一个良好的技术状态;
-
避免沾染油、酸、碱等易使轮胎老化的物质。
这些措施对降低轮胎非正常磨损、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无疑是正确的,但基于叉车的特殊性,这样做不足已减缓其后轮胎的磨损,我们还应做到。
-
叉车若常时间停用,则应使用专用的架子将后桥顶起,一减轻后轮胎的静负荷—叉车常时间受到恒定压力时,受压部分易出现疲劳老化现象;失去弹性,甚至出现永久性变形和老化裂纹。
-
转向传动机构因配合关节多,球头受力状况不佳(悬架臂梁结构),是不可能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,应改造成横置油缸式的转向传动结构;
-
静止就地转向或大角度转弯,一般情况下应该边行走边打方向;
-
经常检查轮毂紧固螺栓、防止螺栓松动或丢失。因后轮较大的负荷同样引起紧固螺栓松动或折断---这时候报废的不只是轮胎,可能是整个轮毂。
-
要增加驾驶人员的工作责任心。由于叉车装配的是无路感全液压转向器,在加上平衡重的质量很大,路面对后轮的反作用力,驾驶人员难以感觉到,故要求增加驾驶人员的工作责任心,谨慎驾驶,小心通过沟坎。
-
依照起重量,合理购用叉车。若叉车的日常起重量远小于额度起重量,则配重的重量就成为一个巨大的累赘,当按实际起重量进行平衡块减轻改造,以去除不必要的负担。建议叉车厂家将整体式平衡重设计成若干小块,以使叉车既有额定的起重性能,轻载时又有良好的经济性。